技术交流
扫描二维码
或添加“GeneGroup003”
获取更多更新资讯
商城订购
扫描二维码
或添加“基因商城(GeneMart)”
手机下单,快人一步
售后服务
扫描二维码
或添加“GeneGroup005”
获取更快速售后支持
预染Marker条带异常续集: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隐藏雷区
在上一篇文章中(点此此处跳转),我们分析了预染蛋白Marker实验中常见的条带弥散、条带缺失、小分子不显、转膜失败等五大问题,也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。本次,我们将继续就上次遗留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,让您从此告别“玄学”困惑,得出科学实验结果! 条带“变形记”——上下宽窄不一 现象:Marker条带像被“压缩”或“拉长”,垂直方向宽窄不均 幕后黑手: 电泳“发烧”:电压过高(>150 V)导致凝胶局部过热,条带迁移速率异常(高温区扩散变宽,低温区压缩变窄); 加样孔超载:上样量>10 μL时,蛋白质溢出孔外,迁移初期横向扩散,后期压缩形成“上宽下窄”。 急救指南: 恒压电泳(100-120 V)+ 冰浴降温; 控制上样量(5-8 μL),选用平整制胶梳子。 标签蛋白检测的“真假信号” 灵魂拷问:Marker会干扰我的目标蛋白检测吗? 事实真相: 1、常规情况:Marker与样品分属不同泳道时,几乎无干扰(抗体检测 vs 染料显色原理不同) 2、高危场景: 同泳道混合上样:Marker高浓度蛋白改变局部电场,导致目标条带迁移偏移; Marker含同源标签:如His标签Marker遇His抗体,引发假阳性; 转膜残留:预染染料转移到膜上,与荧光检测信号重叠。 避坑方案 Marker和样品泳道分开,看清Marker是否含有同源标签,优化转膜条件,每次实验必做对照。 理论值VS实际值:谁在“偷改”分子量? 真相:预染Marker标注的是“表观分子量”,与理论值偏差±5%-10%是常态,这是由其染料修饰特性决定的,并非质量问题! 1、染料修饰:共价结合的染料改变蛋白质电荷和构象(如35 kDa条带可能对应33 kDa蛋白); 2、电泳体系差异:Tris-Glycine胶与Bis-Tris胶中同一蛋白迁移率不同。 以基因自营蛋白Marker(货号:PM-S001)为例 破局之道 严格按说明书条件跑胶; 用未预染Marker或已知蛋白校准; 查UniProt数据库对比“表观分子量”。 非变性胶:“标尺”失效的魔幻世界 致命误区:把预染Marker直接用于Native PAGE 1、标注值全错:非变性胶中蛋白质迁移由电荷和形状决定,预染Marker的分子量标注(基于SDS线性化)完全失效; 2、条带“集体摆烂”:染料干扰天然构象,导致迁移异常、拖尾严重。 预染Marker的染料共价偶联在蛋白质表面,可能改变蛋白质的天然电荷分布、破坏蛋白质的寡聚结构(如二聚体、四聚体)、导致迁移行为异常,无法反映真实分子量或生理状态。 救星方案 Native PAGE使用非变性胶专用Marker; 自制天然蛋白标准或选已知天然分子量和寡聚状态的蛋白质,单独跑胶并记录迁移位置,建立校准曲线。 其他“隐匿神坑” 终极避坑指南 对照三原则:Marker每次必跑,换批次必对比,异常必重复! 保存口诀:“分装、避光、勿反复冻融,离心、控量、低温存” 异常排查路线图: 预染蛋白Marker是实验的“沉默助手”,却也可能化身“隐形刺客”。唯有摸清它的脾性,规范每一个细节,才能让Western Blot不再上演“悬疑剧”!你在实验中还遇到过哪些Marker“神坑”?欢迎留言区吐槽!(小编将在下期持续为大家解惑) 广告一波 货号:PM-S001 电泳/转膜均可获得清晰不弥散条带; 红绿蓝三色预染,标记位置符合常规使用习惯; 兼容SDS-PAGE和Bis-Tris (MOPS/MES)不同凝胶缓冲液体系! 欲了解更多产品详情,请扫码添加您的专属技术顾问,基因有限公司将以热忱与专业,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!
偏差来源:
翻车现场:
条带异常 → 查储存/批次 → 换新胶/缓冲液 → 调电泳参数 → 验证转膜条件 → 交叉对比抗体!
优势:
条带锐利,分布均匀,分子量准确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