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交流 > 最新应用



技术交流

扫描二维码
或添加“GeneGroup003
获取更多更新资讯

商城订购

扫描二维码
或添加“基因商城(GeneMart)
手机下单,快人一步

售后服务

扫描二维码
或添加“GeneGroup005
获取更快速售后支持

【文章精读】Genome Biology|scTAM-Seq高分辨率单细胞靶向甲基化分析

版权所有,转载请联系基因市场部
2023-02-09

图片

来自西班牙基因调控中心的Renée Beekman课题组开发了scTAM-seq(single-cell Targeted Analysis of the Methylome)高通量单细胞甲基化研究方法,其研究成果发表在《Genome Biology》上。这是一种靶向的、无亚硫酸氢盐的检测方式,每次实验可分析多达10,000个细胞中多达650个(目前可达1,000个)CpG位点,等位基因丢失率(ADO)低至7%。研究结果显示scTAM-seq可以解析血液和骨髓中B细胞分化的DNA甲基化动态变化,识别先前被掩盖的中间分化状态。且能够同时检测单细胞的表面蛋白表达,通过蛋白表达数据将甲基化和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合并分析。

图片




研究背景


  • CpG二核苷酸DNA甲基化(DNA甲基化)是一种在健康和疾病中用于广泛调节的表观遗传标记。迄今为止,DNA甲基化主要在批量样品中进行研究,这限制了对稀有细胞类型、细胞分化过程和细胞异质性的研究。单细胞DNA甲基化(scDNA甲基化)方法可以克服这些局限性,但覆盖人类基因组中2800万个CpG的测序工作让人望而却步。对于能够获得通量超过100个单细胞的研究方法只能获得稀疏的数据集,其中只有1-7%的CpG被随机覆盖在单个细胞中。基因组中的大多数CpG在单细胞水平上评估没有提供有效信息,因为它们要么是持续性的(未)甲基化,要么在感兴趣的组织中没有显示可变的甲基化。


  • 大多数人体组织和细胞类型已有批量DNA甲基化数据,可用于鉴定具有可变甲基化的CpG。单细胞全基因组参考DNA图谱正在出现,并作为鉴定可变甲基化CpG的丰富资源。将测序集中在可变CpG上的靶向方法可以有效地剖析组织内DNA甲基化异质性,并补充单细胞全基因组方法。目前的单细胞靶向DNA甲基化研究仅限于每个实验少于100个细胞的通量,每个细胞少于60个CpG。为填补高通量、靶向单细胞DNA甲基化方法的现有空白,研究者开发了scTAM-seq检测手段。



研究方法

检测原理:
scTAM-seq利用了Tapestri单细胞平台的两步微流控原理和单细胞DNA文库构建核心试剂,并创新性地整合进甲基化敏感的DNA内切酶。在候选的五种内切酶中,选择了在Tapestri试剂中保存有完整活性之一的HhaI,它能够识别并且剪切没有甲基化修饰的“GCGC”位点,而无法剪切甲基化修饰的该位点。通过甲基化位点两侧设计特异性引物,没有甲基化的位点由于被剪切,无法扩增出完整的序列,而对于甲基化修饰的位点则可以扩增出这段序列,从而判断出单细胞水平特定CpG的甲基化情况(图1a)。
图片

图1a. scTAM-Seq实验流程和检测原理


实验设计:

  • DNA Panel设计:424个包含有CpG的扩增子,这些CpG在B细胞分化过程中,包含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(HSC)、前B细胞、未成熟B细胞、幼稚B细胞和记忆B细胞阶段,存在有不同的甲基化状态。作为对照,Panel覆盖了不含HhaI识别位点的扩增子(Non-HhaI)、B细胞分化中持续甲基化或无甲基化的CpG的扩增子,以及在印迹对照区域内包含有CpG的扩增子。
  • Protein Panel设计:46种偶联有寡链核苷酸的抗体

  • 样本类型:从骨髓和外周血分离的B细胞。

  • 实验处理:每个样本都设置HhaI消化组和未经HhaI消化组。



研究结果

scTAM-seq展现出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率
对照实验结果显示,无HhaI识别位点的扩增子(Non-HhaI)和持续被甲基化修饰的扩增子(Constitutively methylated),即理论上为无法被剪切的片段,在消化和未经消化的样本中表现出相同的细胞检出比例;而持续无甲基化修饰的扩增子只在未经HhaI消化的样本中检测到(图1b)。这些结果显示出scTAM-seq具有很高的消化效率。本次实验设计Panel的scTAM-seq假阳性率(FPR)低至0.2%,假阴性率(FNR)为6.7%,假阴性率的主要因素是扩增子的GC含量高以及测序深度不足。
图片

图1b,c. 消化vs未经消化的单细胞结果比较以及scTAM-seq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评估

scTAM-Seq揭示DNAm在外周血单细胞中动态变化

为评估scTAM-seq解析细胞群的能力,研究者首先分析了外周血样本中的B细胞。利用高置信扩增子覆盖的CpG的,并使用无监督聚类确定了三个细胞聚类。通过使用批量DNA甲基化参考数据将这些聚类识别为幼稚、non-switch (ns-)class-switch(cs)-记忆B细胞(图1d)。 


图片

图1d,e. scTAM-seq对B细胞分群结果


为评估scTAM-seq是否可以解析群体内的异质性,研究者进一步对4100个ns-记忆B细胞进行了集中分析。结果显示在DNA甲基化水平上发现了该群体中的大量异质性,这与CD27和CD11c细胞表面蛋白表达的差异有关(图2a-d)。此外,将ns-记忆B细胞簇内的不同DNA模式与染色质状态关联分析表明,沿分化伪时间,甲基化减少的CpG簇(CpG cluster 1)富集在异染色质上,而甲基化增加(CpG cluster 5)在Polycomb相关的启动子中更频繁地发生(图2e)。总结来说,结果显示了scTAM-seq具有将细胞类型解析为前所未有的分辨率的潜力,表征在批量DNA甲基化数据中被掩盖的细胞亚群,并将它们与其他机制(如逐渐分化和增殖历史)联系起来。


图片

图2. scTAM-seq识别与增殖相关的细胞状态


利用表面蛋白表达数据整合scDNAm和scRNA-seq数据

研究进一步探究scTAM-seq在骨髓B细胞分化过程中分析DNA甲基化动态变化的能力。scDNA甲基化数据的降维聚类鉴定出五组细胞,并以推断的B细胞分化伪时间轨迹排列: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(HSC),前B细胞(Pre-B cells),未成熟B细胞(immature B cells),幼稚B细胞(naïve B cells)和记忆B细胞(memory B cells)。值得注意的是,幼稚、cs和ns记忆B细胞在骨髓和血液样本中均有鉴定出,展现出用scTAM-seq分析在生物重复之间的高度相关性。

图3a. scTAM-seq对ns-记忆B细胞的分群

为实现在不使用bulk DNAm数据的情况下以自动方式鉴定细胞类型,研究者利用单细胞CITE-seq参考数据结果,对scTAM-seq捕获的表面蛋白表达数据进行细胞注释(图3d)。这些注释以及簇特异性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通过伪时间分析证实了B细胞分化阶段的顺序(图3e)。研究者进一步证明,表面蛋白表达数据可用于将scDNAm和scRNA-seq数据整合到公共参考空间中。这使我们能够在整个分化轨迹中识别CpGs与基因表达的反相关和相关性,例如CXCR5(负相关,CpG位于基因启动子中)和SMARCA4(正相关,CpG位于内含子区域,图3f,g)。这些分析证明了scTAM-seq剖析复杂细胞群DNA甲基化异质性的能力。

图3b-g. scTAM-seq蛋白表达数据可将scDNAm和scRNA-seq数据结果整合

研究结论

  • scTAM-seq为研究DNA甲基化动态变化提供了单细胞和单核苷酸分辨率的检测手段。这种方法弥补了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是位点分散的问题,能够对更加复杂的细胞群体的靶向甲基化位点进行动态分析,是现有批量甲基化分析的有效补充和深度挖掘的手段。


  • 基于Tapestri平台的检测能力,研究者能够将DNA突变、DNA CpG甲基化修饰、表面蛋白表达三组学整合到同一个单细胞检测流程中,揭示肿瘤克隆和亚克隆的发育过程。


往期阅读:

1、DNA+Protein | Mission Bio 单细胞多组学平台

2、Mission Bio前沿共享|深入解析意义未明的克隆性造血(CHIP)S2 

3、实体瘤单细胞DNA建库怎么做?自动化组织解离+微流控技术来帮你!

4、研究分享|肿瘤克隆结构: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

5研究分享|单细胞DNA+protein数据,准确预测白血病复发

6、【文章精读】 Cell Genomics|多患者靶向单细胞DNA测序重建乳腺癌突变谱系

作为一家生命科学公司,Mission Bio自2014年成立以来,便致力于为研究人员提供他们所需的工具,以更好地衡量、预测新疗法的响应和耐药,从而加速发现、治愈各种复杂疾病的进程。Mission Bio的多组学方法不仅缩短了新疗法的上市时间,还为治愈癌症提供了细胞和基因疗法的新途径。Mission Bio旗下的Tapestri平台将帮助全球的研究人员检测细胞中的每个分子,从而全面了解单个样本的活性。


Tapestri平台更是唯一的可以提供单细胞DNA和细胞表面蛋白高通量多组学的平台。该平台正在被全球领先的研究中心、制药和诊断公司应用于研究、治疗、治愈癌症的广泛实践中。

基因有限公司于2022年正式成为美国Mission Bio公司的合作伙伴,提供Tapestri系统的售前技术咨询、售后安装培训、应用支持等工作。期待和更多领域先锋一道,攻克疾病研究难题,造福更多患者。如果您对单细胞多组学感兴趣,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一对一沟通,或联系您身边的“基因人”。




欢迎关注我司“基因快讯”与“基因售后服务”官方微信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4103号

沪ICP备2022000693号-1